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普夫

诗意可栖心。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
(撷)转:李犁:写诗就是修行和化禅  

2017-03-25 16:44:26|  分类: 撷文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
写诗就是修行和化禅
李   犁 
 
  诗人是一个有禅缘的人,诗人通过写诗参悟到了静修的境界,这类似宝石的制纯过程,写诗就是诗人挤出体内杂质和杂念,让心灵净和静直至到空的方式。所以诗人就不是简单的写作,而是把写作看成一种修行,这让诗人的写作行为变得很纯粹,让诗人自己在写作的此刻也变成了一首诗,甚至禅化为大自然的一部分。
   写诗的过程就是把内心的东西往外搬运的过程,从杂草到欲望,直至空下来。这还不够,因为这是修炼自己,写诗还需要映照别人,所以还需要擦拭,需要把心灵擦拭得发出光亮来,直到映照出景物来,于是诗就产生了。整个过程应该就是从杂芜的矿石里提取金子的过程,就是从缭乱到纯净,从喧嚣到安静,从社会人到自然人,再返身成了自然成了诗的过程。这个过程和学禅的人修行并进入禅境有什么差别呢?而且心空了,欲望就没了,恶也被空挤走了,人变成了风景,变成了大自然的一部分,诗就出来了。这样的一个结果难道不是和到处朝拜和面壁修行的人殊路同归吗?
   但是,与那些想羽化成仙的人不同的是,诗人的禅化仅仅是让自己成诗,让自己的内心在写诗的瞬间诗意起来,让诗人心灵映照出来的那些风景也诗意起来,纯净起来。这时诗人与景物互相渗透,静静开放的葵花,屋顶上闲适的炊烟都是诗人心的投影,诗人也成了葵花和炊烟的一部分。物我交融,物我两忘。于是诗有了境界,人也有了升华,诗和人就一起超度了。
   诗人写诗或曰修行的方式就是静观,静静地久久地观望与凝视。通过时间的培育和集中注意力,让自己进入到沉醉甚至迷狂的状态,这时不用意志甚至不用意识,思维便活跃起来,心飞升起来,诗也像泉水咕咕地往外冒,一切来得自然自动,随时随意,诗人只需用笔和纸承接即可。
   以动写静,或者说是静得都动了起来。其实不是景物在动,而是作者凝视久了之后,思维开始活跃起来,感觉也像火焰在四处窜延。“我”张口了,那些花儿就变成隐士或者小姐,开始说话了。想一想,如果不是静得久,静到极致,自然生长的花儿草儿怎么会变得吵吵嚷嚷起来呢?这是作者的主观情绪在改变着事实,在涂抹着自然。“我”安静得想喊起来的情景,是安静进入了更深的层次,它们让诗歌变得灵动起来。
   我想到显灵这个词,它包含两层意思,一个是自动呈现,一个是灵魂复活并异常活跃。那么在诗人的诗歌里我感到了自然在显灵,诗意在显灵。这让诗人的诗歌灵而活,纯洁机灵,新亮鲜活。这也映照出诗人心灵的光洁度,像镜子净而静,只有这样万物才能光鲜不染尘埃。诗能显灵也说明最完美的纯净的东西是不能被玷污的。说到底,诗歌的显灵得益于诗人的修为,只有真的以坐禅的方式写诗,诗歌才会这么报答诗人。
   人是上帝的映像,诗是自然的投影,诗人是从自然上掰下的一块。做到这一点,需要诗人付出全部的爱。也必须赋予诗歌和自然全部的关注和最高的信仰以及最伟大的爱,显灵才能生效。在爱面前人是渺小的,而爱又必须在具体的事物中才能显灵,才能强大和无说不能。所以诗歌也是爱的投影和爱的附属品。因为爱,天变成可以够得着脸,爱也让想象力抻长了,让诗歌变得活泼水灵,也让诗人开始重新生出了童心。
   我曾经说过,谁能用儿童的眼睛看世界谁就是最好的诗人。孩子的眼睛是最明洁的,孩子的心也是最灵敏的,万物映射在他们的眼睛里,万物就充满了生机和诗意。于是生硬的变柔软了,遥远的变得触手可及,死板的事与物也开始生动有趣起来,那些不可能的也变得一切轻而易举:“一点阳光顺着树干往上爬/我跟着它/一直爬到树梢上 ”。只有儿童才能说出这么有趣而生动的诗句。所以要做个好诗人,就要返老还童,永远别长大,永葆童心。只有心灵像儿童一样明净,感觉才能灵敏,思维才能明锐,才能在游丝一样飘过的思绪中把诗意捕捉到,哪怕是杂乱无章的生活也能把针尖一样的诗歌一下子逮出来,并且让诗歌完好无损,且灵动新鲜。
  
  评论这张
 
相关小组: 群星诗社
阅读(287)| 评论(6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